Python 中 len() 函数详解359


简介Python 中的 len() 函数是一个内置函数,用于获取对象中元素的数量。它广泛用于在各种数据结构和序列上操作,例如列表、元组、字符串和集合。

语法```python
len(object)
```
其中,object 是要获取元素数量的对象。

返回值len() 函数返回一个整数,表示对象中元素的数量。

用例

列表:```python
my_list = [1, 2, 3, 4, 5]
list_length = len(my_list) # list_length 为 5
```

元组:```python
my_tuple = (1, 2, 3, 4, 5)
tuple_length = len(my_tuple) # tuple_length 为 5
```

字符串:```python
my_string = "Hello World"
string_length = len(my_string) # string_length 为 11
```

集合:```python
my_set = {1, 2, 3, 4, 5}
set_length = len(my_set) # set_length 为 5
```

注意事项* 如果传递的对象不是一个序列或集合,则 len() 函数将引发一个 TypeError 异常。
* 如果传递的对象是 None,len() 函数将返回 0。
* len() 函数对于确定字符串、列表、元组和集合等序列的长度非常有用。
* 可以使用 len() 函数来检查序列是否为空,因为如果序列中没有元素,则其长度为 0。

示例应用* 确定一个列表中元素的数量,以便在循环中正确迭代。
* 检查一个字符串的长度,以确保其满足特定的字符数限制。
* 比较两个序列的长度,以确定它们是否相等。
* 确定一个集合中唯一元素的数量。

结论len() 函数是一个基本的 Python 函数,用于获取对象中元素的数量。它在操作序列和集合方面非常有用,并且可以用于解决各种编程任务。通过正确地使用 len() 函数,开发人员可以有效地管理数据结构并优化其代码。

2024-10-12


上一篇:使用 Python 读取 MAT 文件

下一篇:使用 Python 操作 MySQL 数据库